美國“政治”網站4月15日文章,原題:不只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如何在整個聯合國斬獲 特朗普決定停止對世衛(wèi)組織的資助,指責世衛(wèi)變得太以中國為中心。若不把中國對世衛(wèi)的影響力放在一個更久更大的背景下來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不會透徹。
過去幾年,中國公民陸續(xù)被推舉擔任聯合國多個機構的負責人。2019年以來,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由中國前農業(yè)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擔任。2018年中國公民趙厚麟再次出任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此前一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劉振民擔任主管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某種程度上,中國公民在聯合國關鍵機構擔任要職,反映了北京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在外交上的高明,以及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應有)地位。
這也跟美國留下的空缺有關。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拒斥之前在國際組織中的領導地位。即便是在全球大流行病的當前,華盛頓在對多邊主義的承諾方面仍繼續(xù)發(fā)出模糊不清的信號。而中國現在正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并向歐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展現友好外交姿態(tài),向受疫情重創(chuàng)的國家(如意大利)輸送醫(yī)療設備和援助。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決定停止資助世衛(wèi)組織顯得小氣消極、目光短淺。美國降低對世衛(wèi)和其他聯合國組織的參與度,意味著把更多地盤和影響力拱手讓給中國。指責世衛(wèi)沒能更好應對病毒的美國人有必要回答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希望國際組織按照美國標準來執(zhí)行、體現美國價值觀,那么準備讓美國承擔多少全球領導(責任)?(作者克里斯汀·李 陳俊安譯)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